人工智能是最近几年的一项热门技术,所谓人工智能,是指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对环境做出反应,包括对人类自然语言的识别与意义的理解,可以对图像和影像中的物体精确识别等,还可以模拟人的学习、推理、思考、规划、预测等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随着AI技术不断成熟,传统财务工作已经受到了这一技术的很大挑战,不少财务岗位已经开始消失。早在年3月10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就宣布与KiraSystems联手,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当中,被称之为“德勤财务机器人(小勤人)”项目。而就在同时,另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也宣布拟将IBM的Watson认知计算应用到其审计服务中,让其能够分析更多的数据,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的财务和业务运营状况。可以说最近几年对于财务工作人员来说这一趋势使得人人自危,似乎财务岗位已经走向灭亡。但事实上,任何行业都会随着新技术的萌发而进行着变革,如同曾经坚不可摧的汽车行业,也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入局而使得整个行业发生岗位替代。但笔者认为未来财务的岗位势必会淘汰基础岗位,但随着而产生的新型的智能型岗位也会诞生,今天就来大家讲解一下未来财务转型后岗位的五大方向。
一、内部控制专家型顾问
内部控制专家型顾问服务于企业内部,善于搭建内控体系,完善财务各类相关制度。这一类岗位虽然服务于企业内部,但是可以通过独立的视角以审计的眼光找出企业内部的潜在问题,帮助企业能快速填补差错。也许有的人会问这样的工作找一个外部事务所来审计不就好了吗?但是真正从事企业经营的管理层的考量则更加缜密,诚然找外部审计也可以得到一些效果,但同时必须面对企业机密被外泄的风险,并且外部审计没有长时间与企业一线所相处,给出的答案往往是通用版本而非定制版本。所谓内控,其核心就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花尽量少的钱完成既定的管理目标。在未来,规模越大的企业越需要内部控制专家顾问。
二、财务BP
过去三年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岗位就是财务BP,其产生的思想来源于目前很多企业提出的业财融合。财务bp是业务伙伴的意思,是连接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键纽带,这一类岗位的人即要懂财务,又要懂业务,同时还要了解财务工作的各个模块,做好桥梁,用财务专业帮助业务部门解决问题。做好财务BP的核心在于与业务人员建立互信,完全融入到业务的工作中去,用财务信息为业务人员提供决策上的帮助,与业务共同进退。从长远来看,今后的财务人员都会有财务BP的一些技能。
三、大数据分析师
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企业要能想能够保持不败之地,不能只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要能了解到自己所处的行业变化、在所处行业中的优势与劣势。这就需要有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帮助企业了解自己与行业巨头之间的差距在何处,怎样改变。在目前的实际运行中,不少公司还没有雇佣长期的大数据分析师,而是聘请专业咨询公司进行分析报告,只有少数公司成立了策略财务部门,是财务行业中的战斗机。不过大数据分析师对IT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大数据分析师要学会打破信息孤岛利用各种数据源,在海量数据中寻找数据规律,在海量数据中发现数据异常。负责大数据数据分析和挖掘平台的规划、开发、运营和优化;根据项目设计开发数据模型、数据挖掘和处理算法;通过数据探索和模型的输出进行分析,给出分析结果。
四、系统构建专家
由于大公司目前基本都有自己的专用ERP,而未来的财务分析预测也会越来越多的运用到BI财务机器人上完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施上线财务系统,是一个非常高难度的工作。由于不少财务分析系统是由于专家设定和维护的,所以熟悉整个公司业务与供销存系统的系统构建专家就很重要,他需要帮助企业更好的把握系统的功能取舍,培训企业员工如何使用分析类系统,帮助企业设计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专用ERP系统,而最重要的是保证BI系统的分析结果在企业实际运行中能够有效转化,让系统真正服务于生产与销售中去。
五、小微企业财务模型咨询顾问
目前在中国90%是小微企业,他们无论从规模还是资金实力上都无法与大公司相比。大公司可以聘请咨询公司、BI机器人、内控专家,但小公司无法具备如此详细的人员配置。这样的需求会促使未来有发展前景的的中小企业寻找在大公司有改过丰富管理经验的专家进行帮助。这一类专家顾问可以是兼职形式,采用较为合理的财务预算、资金模型帮助小微企业能生存下来。这一类岗位的核心在于诊断现有中小微企业已经发生的问题,保证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人类终究无法抵挡技术带来的革命而使得原有工作的消亡。英国工业革命诞生了纺织机而取代了人工,随后爆发了著名的工人起义,失业的工人纠集成伙,有组织有纪律的焚烧、砸毁机器,通过暴力的方式迫使雇主让步。但暴力并没有使得科技进步的脚步停止,反而使人类冷静思考,学会更好的融入科技进步中,从而诞生了其他更加有效的岗位。如今财务的转型也是一样,不正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