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近年,随着高校扩招、扩建,高校专业设置分类的特色化和创新化,造成了高校资产种类多样性、独特性和多元性等特点。
同时,新型专业的开设,教学软件、科研成果、荣誉等资产的增加,也为现代高校增添了资产管理的难度和广度。
高校资产种类繁复性的增加,使得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难度加大,招标、采购、验收、处置等环节均存在内控风险,因此,进一步完善高校资产内部控制管理,是保障高校资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部门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
少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机构,仅由后勤处、行政办公室、财务处或教务处兼管学校行政设备和教学设备的购买、配置、报账等工作。甚至个别高校存在部门可自买、自用、自管资产的现象。
还有些高校资产管理科附属于后勤处或者行政办公室,管理权有限。或者部分高校虽然设置了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是部门间的职责不明晰,一旦涉及相关业务,经常出现多头签字,却又都不负责的状况。
二、资产管理部门内部分工不明确
高校资产管理部门的办事人员配备不足,“一人多职”“一岗多责”的现象严重。他们常年身兼数职,同时负责项目的采购与验收,物资的仓管与报废,设备的出租出借与收益报账等工作。
而这些岗位原本按规定必须明确分人、分责、分工,是典型的“不相容”岗位。
三、资产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高校的仓库管理岗是非常重要和专业的技术岗位,不是什么人都干得好的。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收发物资的岗位。
高校资产部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配备严重不足是普遍现象,非专业的高校资产管理队伍,无形中也加大了高校的资产管理难度。
四、重采购、轻预算管理及日常管理
高校物品采购存在“想买就买”“想购就购”的现象。通常,高校制订的年度采购预算,多是规定某个年度采购计划的预算总额,只要花费不超标即可。
在实施资产采购前,高校管理层并不核查物资库存和设备调剂,重复购置及无效购置现象严重。另外,高校在购进新资产时,往往比较重视采购工作。
采购多少设备,采购什么类型的资产,采购哪个厂家的商品等,会进行多次会议讨论。资产购进后,基本不会再过问。
这就形成高校资产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在采购环节。资产采购后,设备操作培训是否到位、使用状况是否正常及维修保养是否周全等情况无人落实反馈,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
五、重固定资产管理,轻无形资产管理
高校的无形资产包括:学校的冠名权、科研专利成果、著作等,这些资产看不见摸不着,数量、形态、价值也不好统计,相比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大很多。高校一般会制订比较详实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而忽视无形资产的规范管理。
六、资产数据混乱,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
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不够科学。现在各高校都使用了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资产管理,由于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与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不同,使得资产系统数据与财务系统数据不兼容。同时,由于高校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变动频繁,资产系统数据与实际资产使用情况不匹配的现象比较普遍。
七、审计、监督不到位
高校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很少能够全过程参与资产的采购、分配、使用、报废、处置等环节,只参与采购与处置两个环节,在资产使用的过程环节参与较少。从而造成监督检查比较被动的状况,资产使用中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对策
高校在进行资产管理时涉及到的内外部环境往往比较复杂,既要遵守行政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则,管理不善就会造成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因此,加强高校国有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多举措规范高校资产管理行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整体管理水平。
一、细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施条款,增强可操作性
高校资产管理文件往往重大局,轻细则,具体的实施条款很少,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文件规定与具体执行脱节。
同时,在高校实际的资产管理行为中,高校管理者或工作人员会接触到各类人员,面临复杂的市场环境。因此,可供明确施行的、细化的、流程性制度在高校资产内部控制管理中尤为重要。
二、建立制度联动机制,互为补充,互为保障
高校资产管理理论、高校内部控制理论与高校廉政风险理论,本质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实际工作中,可将高校资产管理重点、内部控制防控点、廉政风险点三者有机结合,实行制度联动机制,形成事前防控、事中监督、事后督查的高校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同时避免出现制度衔接不到位、政策依据混乱、多头管理的现象。高校资产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廉政防控制度三者紧密结合,建立联动机制,互为补充,互为保障。
三、重视无形资产内控管理,避免高校无形资产流失
高校无形资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及衍生效应越来越“有形”且“有价”。
目前,高校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相比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不完善。无形资产的分类不够明确,价值无法准确估量,除本身的价值外还具备无限的衍生价值,这些特点使得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入账和统计时不好准确把握其类别和金额,容易造成无形资产价值流失。
高校应重视无形资产内部控制管理,不能忽视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杜绝高校无形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
四、完善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高校资产使用效率
一直以来,高校资产绩效考核体系构建都不是很完善。高校关于资产的绩效考核办法基本等同于高校仪器设备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而且这些管理办法一般针对的是大型仪器设备的绩效管理制定的。
无论资产价值大小都应进行资产绩效管理,高校资产绩效考核应该覆盖到高校的所有资产。高校资产绩效考核结果,不仅能清楚地反映出高校资产的使用状况,还能为高校资产购置提供客观依据,避免重复购置、随意购置等行为的发生,为内部控制管理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
高校资产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改扩建了教学场地,更新了教育教学仪器,增添了实习实训设施,高校固定资产总量增多。而高校的无形资产,特别是高校的冠名权、科研专利成果、知识产权等带来的货币价值及收益越来越大。
因此,进一步加强高校资产内部控制管理是高校提升整体治理能力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