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在国际上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大,为了应对市场经济变动,企业必须稳扎稳打,提高竞争力的同时进行转型升级,在财务管理上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确保真正做到透明化、公开化,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帮助企业快速转型升级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是必由之路,而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转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企业的转型升级息息相关,所以,加快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升级转型也是目前我国企业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在企业中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有效改变这一局面,帮助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
我国的企业一般下辖多个部门与公司,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相对复杂,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内部可以直接对各部门各公司的原始票据凭证进行核算,省去了原本应该在各单位单独核算的步骤,极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运转效率。
对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进行转型升级,在财务管理运作上企业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竞争力,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还可以让整个公司的财务管理变得更加开放透明、公平公正,同时通过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对现有财务运转进行监督,有利于企业各类业务活动开展的规范化。
(二)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面临着经营风险,为了进一步保障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降低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在我国企业现有的风险管理措施中,财务风险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排除企业内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风险,为企业提供可靠且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各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所制定出的发展策略与方针才能更符合市场需求,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大部分企业所涉及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元化,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也逐渐失去了互相之间的连接,分层现象严重。
其中最主要的现象源于控股公司在财务管理大方向上与子公司有一定差异,财务在进行工作汇报时层级过多,无法有效做到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上报,增加了财务管理成本,财务数据出错的概率大幅度增加。
每一个子公司都有其固定的财务管理人员,且子公司的业务发展越来越全面,而每一个子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在控股公司对分公司进行财务信息审核时,无法做到统一,甚至在一些子公司的财务信息中,由于部分财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过低,提供的财务信息准确度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有效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垂直化转变,财务信息的传递会更加高效,保证了最基本的时效性与真实性,同时由于垂直管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增减,使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都有其固定的主要工作方向,进一步确保财务管理的高效性,为企业的发展节省大量财务管理成本。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快速帮助企业筛选所需要的信息数据,不断地对企业信息进行更新迭代,在企业享受信息化社会福利的同时,也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风险。
但是在我国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中,对于财务管理的风险认知普遍不足,缺乏最基本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往往存在只要为企业管理好资金的进出流通,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不会发生任何财务管理问题的思想,这种狭隘的财务管理思想会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巨大漏洞。
例如,部分企业在运转过程中,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最基本的财务风险意识,在企业项目的预算申请过程中,会忽视财务部门的参与,只是根据项目
主导者的思想来进行项目的立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如果用科技成果的转化来进行股份的认定,必须由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科技资产进行详细评估,完善所有转化手续,才能同意转化入股,不然企业会面临极大的资产重新评估作价的风险。
在现在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外界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需要企业的财务决策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企业发展需求,不能帮助企业提前规避财务风险,降低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得投资失败、风险融资等情况在企业中时有发生。
(二)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化建设欠缺
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企业良性运转的枢纽,也是每一个企业能够保障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企业中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我国的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提高自身在国际经济社会中的竞争力。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中,虽然不断地依托现有的信息技术进行共享中心的建设,但由于经验的缺乏与专业人才的缺失,现有的共享中心信息网络平台的完善度不高,特别容易造成网络数据的泄露,所以在没有进行充足的网络防御构建前,不能贸然地将财务共享中心上线,会造成企业核心数据泄露的重大隐患。
目前我国财务共享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并不完善,需要不断查漏补缺,才能真正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管理价值。与传统财务管理不同,财务信息共享中心包含了集团总公司及子公司的所有财务信息,所以对于财务信息的安全性要求也更高,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极强的专业性,才能满足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三)无法有效对税务风险进行防控
在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中,由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同,其对税务风险防范的意识也有差距,无法正确地把握与理解企业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真正做到合法合规纳税。
在我国,每一年的税收政策都会有一定的变动与调整,特别是在营改增后税务知识点大量增加,但由于在企业的税务知识培训中反应速度较慢,无法做到及时有效地更新迭代,没有对国家的税收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企业在纳税时无法有效规避税务风险。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优化对策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质量
为了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保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顺利建设,对企业内部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举措。
通过有组织性地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入职后续教育,可以不断丰富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家的财务、税务政策,使他们的财务管理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满足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能够精准熟练地处理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经济业务,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完善现有的监管体系保障会计信息质量,明确现有的会计工作手段,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也可以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对公司的相应资产做出第三方评估,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出示的会计信息有更高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二)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流程
在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中,正确的工作流程是整个建设过程的重心,形成新的业务管理规范与业务流程,才能有效地保障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与运营的质量。
由于企业的体量较大,财务管理的流程十分繁杂,在进行相关会计信息的处理时必须精益求精,保证工作的准确性,但由于大部分工作缺乏一定的固有流程,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纰漏,无法有效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不断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完善,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误差,使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在进行具体的财务管理流程制定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在固定时期的财务管理目标与需求,不能将财务管理流程停留在理论上,要在已有的标准化体系基础上运用新会计准则,为企业提供规范标准专业的财务服务。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
在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共享中心与企业财务管理的融合度,使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必要的一环。
通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信息交流效率,降低企业人力管理成本。
同时在进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时,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也要进行相应变更,传统的考核指标已然不适用,通过增加相应绩效考核,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速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化的保障。